?
導言
2023年11月22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市場監管總局、住房城鄉建設部、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對外發布了《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《意見》對產品碳足跡管理各項重點任務作出系統部署,提出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、加強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建設、建立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、豐富產品碳足跡應用場景、推動碳足跡國際銜接與互認等工作舉措,并明確了職責分工和保障措施等。

《意見》提出,推動建立符合國情實際的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,完善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規則和標準體系,建立產品碳足跡背景數據庫,推進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建設,拓展和豐富應用場景,發揮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對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的促進作用。
《意見》部署了核算規則標準、背景數據庫、碳標識認證制度、碳足跡應用場景、國際銜接互認五方面重點工作,構建起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總體框架:
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。加快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基礎通用國家標準,明確核算邊界、核算方法、數據質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。組織有關行業協會、龍頭企業、科研院所等制定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。
建設碳足跡背景數據庫。行業主管部門可根據工作需要建立行業碳足跡背景數據庫,為企業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提供公共服務。鼓勵相關行業協會、企業、科研單位依法合規發布細分領域背景數據庫,支持國際碳足跡數據庫據實更新相關背景數據。
建立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。國家層面建立統一規范的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,研究制定產品碳標識認證管理辦法。鼓勵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自愿開展產品碳足跡認證。
豐富產品碳足跡應用場景。充分發揮碳足跡管理對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促進作用,幫助企業查找生產和流通中的碳排放管理薄弱環節,挖掘節能降碳潛力。鼓勵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碳足跡較低的產品。
推動碳足跡國際銜接互認。加強國際碳足跡方法學研究,充分發揮雙多邊對話機制作用,加強與國際相關方的溝通對接,推動與主要貿易伙伴在碳足跡核算規則和認證結果方面銜接互認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,產品碳足跡屬于碳排放核算的一種,一般指產品從原材料加工、運輸、生產到出廠銷售等流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總和,是衡量生產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。近年來,一些國家逐步建立起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、評價和認證制度,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也將產品碳足跡納入可持續供應鏈管理要求。
《意見》印發實施后,將在以下三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:
一是有利于推動產業升級,助力企業節能降碳。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,確立降低產品碳足跡的導向,有助于生產企業系統掌握各環節能源資源消耗和原材料碳排放水平,進而有針對性開展節能降碳改造,提高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綠色化水平,持續降低產品碳足跡。
二是有利于促進綠色消費,擴大低碳產品供給。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,有利于通過清晰直觀的產品碳排放數據,引導和激勵公眾更多選擇低碳產品。綠色低碳產品消費需求傳導至生產端,還將促進形成綠色生產和消費的良性循環。
三是有利于妥善應對貿易壁壘,提升我外貿產品競爭力。建立我國自主的碳足跡管理體系并加強國際對接,企業可自愿委托國內或國際機構開展碳足跡核算認證,據實測算產品實際碳足跡,避免參數被高估損害企業利益,同時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