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6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出臺《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》。浙江作為全國率先啟動“未來鄉村”建設試點的省份,如何踐行“未來鄉村” 理念逐漸成為未來一階段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大重心。面對發展新格局, “未來鄉村”作為將來鄉村振興工作的重點應運而生。那么“未來鄉村”到底是什么?怎么建?它又會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怎樣的發展機遇?作為持續深化“千村示范、萬村整治”工程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“新抓手”,浙江省啟動未來鄉村建設,在有農村區域的縣(市、區)每年開展1個至3個未來鄉村建設。到2025年,全省建設1000個以上未來鄉村。未來鄉村建設以黨建為引領,以原鄉人、歸鄉人、新鄉人為建設主體,以造場景、造鄰里、造產業為建設途徑,以有人來、有活干、有錢賺為建設定位,以鄉土味、鄉親味、鄉愁味為建設特色,本著缺什么補什么、需要什么建什么的原則,集成“美麗鄉村+數字鄉村+共富鄉村+人文鄉村+善治鄉村”建設,促進主導產業興旺發達、主體風貌美麗宜居、主題文化繁榮興盛。一、未來鄉村如何建?未來鄉村究竟該有些什么,如何建設,如何結合數字經濟,如何實現鄉村振興?2021年,浙江省在杭州、麗水等地率先開展“未來鄉村”試點的基礎上,進一步總結建設經驗,將“未來鄉村”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,繼《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指導意見》、《浙江省未來鄉村建設導則(試行)》等文件出臺后,近日省政府又出臺了《關于開展未來鄉村建設的指導意見》,標志著全省開始系統地開展“未來鄉村”建設工作。浙江的創新做法是:一統三化九場景建設體系。一統:抓黨建統領。三化:人本化。以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,著力于提升農民群眾生活品質、精神面貌;數字化。加快鄉村數字賦能、數字變革、縮小城鄉數字鴻溝;生態化。全面保護和修復鄉村生態、促進人、村莊、自然和諧共生“九大場景”:浙江未來鄉村建設著重打造未來產業、未來風貌、未來文化、未來鄰里、未來健康、未來低碳、未來交通、未來智慧、未來治理等九大場景。1、打造未來生態場景1)推行“微改造”2)建設山水與鄉村融為一體、村居與田野相得益彰的可持續發展樣本。3)開展“無廢村莊”運營試點,探索建立生態系統GEP核算制度和應用體系。2 、打造未來建筑場景1)打造具有地方民居色彩的綠色智慧鄉村建筑2)打造國際藝術氣息和鄉土原生態兼具的未來鄉村建筑3)注重保護傳統建筑、歷史文化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3、打造未來產業場景1)打造三產融合的服務支撐平臺2)打造綠色發展的美麗產業3)支持村集體利用村內閑置廠房、民居等存量資源打造適合發展“鄉賢回鄉、青年回鄉”相關產業4、打造未來文化場景1)打造鄉土文化沉浸式體驗服務。2)開展文藝演出、體育比賽等群眾性文體活動3)建設鄉土文化展示區或體驗基地4)挖掘鄉村優秀民俗、農耕、節慶、名人、祖訓家規等文化資源。5、打造未來數字場景1)系統規劃建設鄉村治理、基礎設施、產業發展、公共服務、鄉村運營、生態建設等數字化應用場景2)加大“三位一體”綜合合作示范基地等產業平臺的數字技術應用3)實現千兆光纖網絡、5G移動網、免費Wi-Fi全覆蓋,4)大力推廣“浙農碼”6、打造未來交通場景1)打造“5、10、30分鐘生活圈”2)以社區為單位綜合開發“鄰里共享出行平臺”、“社區出行儀表盤”等數據產品3)聯合各物流企業及社區零售、餐飲配送企業,實現物聯網末端追蹤7、打造未來服務場景1)發展共享廚房、共享菜園、共享單車、共享汽車等生活服務。2)打造“5分鐘出村、10分鐘入鄉鎮(街道)、1小時進縣城”的出行網3)在醫療教育、養老服務、救助幫扶、創業就業等改善中增進民生福祉8、實施整體智治工程1)結合數字化改革推動鄉村治理集成運2)開展未來鄉村黨建聯盟建設9、打造未來精神場景1)制定鄉村鄰里公約2)構建道德、誠信等積分機制,建立服務換積分、積分換服務激勵制度及管理平臺3)通過鄉村客廳建設打造多維度的精神交互空間三、個性化建設未來鄉村日前,杭州市余杭區徑山村入選浙江省首批100個未來鄉村建設試點村,此消息一經發出便受到浙江新聞聯播等多家電視媒體的爭相報道。徑山村位于徑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區塊,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,森林覆蓋率高達96%以上,有毛竹林10000余畝。此外,獨特的地域環境與自然條件還賦予了徑山村獨特的寶物——徑山茶。目前,村內茶園面積已超3000畝,徑山村品質更是遠近聞名。因此,村中以茶竹等農產品、農家樂、鄉村旅游為主導產業。多年來,徑山村著力于“數字+農文旅”的產業融合,聚焦村內核心產業“徑山茶”的發展。推進以“茶”為主的種、育、賣、游、研、創融合發展,每年開展“茶作日”、評選系列“茶匠人”,讓產業成色更亮。同時,徑山村加強對抹茶產業鏈、茶衍生品的開發,推動茶葉產業從“規模化、標準化、單一化”向“精細化、定制化、價值化”升級。對此,徑山村因地制宜地制定下了個性化的建設目標。在茶產業發展方面,徑山村將通過加大對徑山茶產品的研發,豐富多樣茶產品,擴大徑山茶的生產產量,提升村中整體茶產業規模。他們通過5G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服務等數字技術的應用,建立徑山茶種植、加工、包裝、儲運、銷售等全產業鏈閉環溯源管理體系,提升徑山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。徑山村圍繞禪茶文化特色,在里洪老街布局“茶十二工坊”業態,通過內外聯動,與周邊家庭農場、生態農業園區等產業對接合作,實現互利共贏,促進徑山茶核心區塊品牌提升和全產業鏈發展。要實現共同富裕,關鍵要補足鄉村建設與發展短板,未來鄉村建設對于克服鄉村短板、實現高質量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。啟示近年來,浙江省以數字化改革撬動各領域改革,探索建立社區、未來鄉村整體智治路徑,一方面以數字技術賦能,形成與數字化發展路徑相適應的生產方式、生活方式、治理方式,提升治理的精細化水平;另一方面漸進式重塑政府組織、市場主體、社會主體和鄰里、個人的和諧關系,完善利益分配,調控“數字鴻溝”,推動共同富裕與數字化改革雙向賦能。浙江省推行“未來鄉村”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了“未來鄉村”建設必將大行其道,萬紫千紅春色滿園。相信將來一段時間內還將有更多“未來鄉村”在中國拔地而起。從目前的實踐經驗來看,“未來鄉村”不僅是一種可以落地的鄉村振興范式,其場景構建方式也將成為鄉村振興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。因此,如何正確地領悟“未來鄉村”的實質對于開展鄉村振興下一階段的工作有積極的啟示作用。從目前未來鄉村建設的啟動狀態來看,各試點鄉村都有了初步的規劃,基本上是圍繞未來鄰里、產業、教育、健康、文化、風貌、交通、治理、精神九大場景,按照居民的全生活鏈條、全生命周期需求,進行各項功能的有機集成。場景打造中最為明顯的可以看到智慧科技走進鄉村,文化傳播受到重視,而服務中心、鄰里中心、健康之家等這些在鄉村建設中看似“可有可無”的公共空間,既是未來鄉村不可或缺的配置,更是承載鄉村生活畫面的重要場所。未來鄉村為鄉村旅游、鄉村振興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,但未來鄉村建設需要處理好傳統、現代與未來的關系,并不是以一些現代或未來的元素簡單地改變、覆蓋或替代傳統,并且要避免同質化,不能淪為城市風貌在鄉村的簡單復制品,這是必須警覺的。( 作者:葛建綱系黨政理論網浙江頻道顧問、浙江省生態文明研究院研究員;王國燦系黨政理論網浙江頻道顧問、浙江省生態文明研究院特聘研究員。)